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电力心肺复苏模拟人

电力心肺复苏模拟人
↓点击下图了解产品详情↓
CPR490
功能特点:
■ 模拟人解剖特征明显,手感真实,肤色统一,形态逼真,外形美观。
■ 模拟生命体征:
• 初始状态时,模拟人瞳孔散大,颈动脉无搏动。
• 按压过程中,模拟人颈动脉被动搏动,搏动频率与按压频率一致。
• 抢救成功后,模拟人瞳孔恢复正常,颈动脉自主搏动。
• 瞳孔缩放和颈动脉搏动由开关可开启和关闭。
■ 可进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可进行标准气道开放,气道指示灯变亮。
■ 三种操作方式:可进行CPR训练、模式考核和实战考核。
• 方式一:CPR训练,可进行按压和吹气训练。
• 方式二:模式考核,在设定的时间内,根据2010国际心肺复苏标准,正确按压和吹气数30:2的比例,完成5个循环操作。
• 方式三:实战考核,老师可自行设定操作时间范围、操作标准、循环次数、操作频率、按压和吹气的比例。

友情提示:
您只要致电:021-36355733 021-36355776 我们可以帮您推荐符合您要求的 YJ/CPR490,心肺急救模拟人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
在CPR质量监测的共识中提到一句格言“如果不能衡量它,就不能改善它”,所以CPR质量的监测及反馈不可忽视。但遗憾的是,国内的大部分医院都没有配备质量监测的工具,很难去监测按压深度、频率及呼吸,尤其对本就相对缺乏的急危重症医务人员来说,耗时去实现有创生理性参数的监测更不现实。而无创生理监测(超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目前普及度又不够,造成国内CPR质量监测仍处于起步阶段,处于相对空白的领域。而近几年兴起的脉搏指氧相关研究可能会对CPR质量监测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脉搏指氧监测的频率可代表胸外按压的频率;而对于深度的监测可依靠CPR质量参数(CPRqualityindex,CQI)进行间接预测,CQI值大于60,常表示胸外按压质量高,且CQI数值越高,预后相对越好。无论何种监测手段,均需在临床工作中加强CPR质量监测意识,为提高CPR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心脏骤停多发生于院外,且以心源性心脏骤停为主,第一目击者多为非医务人员,很多人不愿意进行人工呼吸或人工呼吸效果极差(气道阻力、操作不规范导致)。并且研究表明:做不做人工呼吸对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cardiacarrest,OHCA)患者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以为增加第一目击者提供CPR的几率,近几年CPR指南推荐:对于未经训练的非专业施救者应在调度员指导下或者自行对OHCA成人患者进行CO-CPR,直到自动体外除颤器或有参加过训练的施救者赶到。这些变更的目的是简化非专业施救者的培训,强调对突发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早期胸外按压的重要性。虽然2017年CPR指南更加支持CO-CPR而弱化了人工呼吸的作用,但根据氧输送公式,随着体内储备氧气的耗竭,人工通气是必须的。且目前作为支持证据的研究对象均为OHCA患者,急救反应时间较短(急救车到达现场的中位时间在4~8min),在此较短的时间内,CO-CPR对于非肺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而且根据CPR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机制推理,人工通气是必要的。所以2017年AHACPR指南推荐在OHCA患者中,对于接受过培训并愿意给予人工通气的非专业施救者,推荐传统CPR(30∶2CPR)。这并不与CO-CPR的推荐相矛盾,因为目前并未明确延迟通气与传统30∶2CPR在治疗效果上存在差异。并且,对于肺源性OHCA来说,人工通气非常必要。高质量CPR包括尽可能地减少胸外按压中断时间。而急救人员减少胸外按压中断的方式有3种:①持续胸外按压+简易呼吸器正压通气(10次/min);②持续胸外按压+高级气道正压通气(气管插管或声门上气道);③持续胸外按压+被动氧疗(口咽通气道和储氧面罩)。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证明上述何种通气方式能比传统的CPR更好地改善预后。只是考虑到上述措施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按压中断,且急救人员可在院前完成,所以2017年AHACPR指南推荐在高级气道建立之前,对于院前急救人员推荐“30∶2CPR”或者“持续不间断胸外按压+正压通气”。而针对院内心脏骤停患者,目前尚无关于院内CPR中“持续不间断胸外按压+正压通气”与30∶2CPR的对比研究。而持续不间断胸外按压作为共识,在大部分医院常规实施该措施。故2017年AHACPR指南推荐:无论高级气道何时建立,均建议给予持续不间断胸外按压+正压通气。2018年AHACPR指南对相关药物的推荐作出了更新,包括利多卡因、镁剂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其中,推荐将胺碘酮或利多卡因用于治疗对除颤无反应的成人心室颤动(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不推荐常规使用镁剂治疗对除颤无反应的成人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同时指出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使用溴苄铵、尼非卡兰、索他洛尔治疗对除颤无反应的成人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不支持在室颤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后,常规预防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高质量CPR是提高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的关键,适宜的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通气以及药物的合理使用等均是影响CPR质量的重要因素,故而备受学者关注。但由于心脏骤停-CPR-自主循环恢复过程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精确的救治措施推荐,CPR中还有诸多问题(如CO-CPR向30∶2传统CPR或“持续不间断胸外按压+正压通气”转换的时机等)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同时还需要结合基础研究进行机制探索,最终达到提高心脏骤停患者救治成功率,改善其远期生存预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