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城市大脑”让院前急救跑出“科幻速度”

浙江省杭州市某小区,一男子运动后突然胸痛发作,大汗淋漓,疼痛难忍,家属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9:58,“叮铃铃……”“120”调度大厅响起急促的电话声,调度员迅速接通电话,通过询问和GPS定位快速确认患者所在位置。
9:59,值班长立即就近调派值班救护车赶往现场,同时调度员进入MPDS(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流程,对拨打急救电话人员给予专业的医学指导。
10:00,救护车接到急救任务后立即开启“城市大脑——一键护航”系统,自动规划路径、调节路口可变红绿灯、通过地图导航软件等APP向线路附近社会车辆推送避让信息。
10:00,调度员对患者完成初步病情判断后,立即通过“互联急救”APP将患者病情、地址等基础信息推送至附近的志愿者手机终端上,向附近的志愿者寻求帮助。
10:02,志愿者接到求助信息并接单后通过手机导航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基本救护。
10:08,120急救团队到达现场接替志愿者开展专业救治。
10:13,急救医生初步判断病人为急性心梗,将病人基础信息、生命体征、心电图及心电监护数据实时传输至目的地医院。
10:14,医院急诊室、胸痛中心团队收到通知信息,初步诊断患者为心肌梗死,立即启动院内救治预案……
这样“科幻”的急救模式已在杭州呈现。这是杭州市卫生健康委依托“城市大脑”建设,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时代高速发展时期,开展的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打造杭州市城市急救智能联动系统取得的创新成果。
依托城市大脑,“一键护航”分秒必争
对于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呼叫就是命令”,对心搏骤停、心梗、脑卒中、严重创伤和高危新生儿孕产妇患者更是如此,院前医疗急救的快速反应和院前院内的无缝衔接,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疾病致残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交通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院前医疗急救的反应时间。
目前,杭州“城市大脑——卫健系统”的应用之一“一键护航”系统已经将道路交通信号灯、路口视频监控及杭州城市的交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百亿级的数据汇聚起来,搭建完整的城市交通动态网,能准确应对复杂的交通状况,最终实现对交通的优化。基于杭州市“城市大脑”平台大数据分析测算,在救护车出车时自动为车辆匹配并发送精确的导航路径,引导躲避拥堵路段、调节交通信号灯、通过地图软件向周围车辆发送避让信息,以达到全程绿灯通行的目的,这为救护车出行“难”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以“城市大脑——交通小脑”为依托,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对执行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护车开通“绿色通道”。
搭建急救志愿者平台,架构全民救助网络
急救志愿者救助系统是市卫生健康委带领杭州市急救中心开发的“城市大脑——卫健系统”子系统之一,这是一项能让专业医疗急救机构和急救志愿者更加紧密联系的纽带工程。它意味着急救中心在接到急救电话派出救护车后,可立即根据患者病情有选择地将救护任务发给患者附近的急救志愿者,让经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在救护车到达前对伤病员实施初级救护,可以有效赢得抢救生命的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