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以“急救进课堂”促全民急救教育制度化

前不久召开的2019年上海市“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谢国群提交了关于加强在校学生急救教育的提案,建议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中教学计划中列入急救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编写一套完整的急救教育教材,开发设置相应的急救教育课程。
无独有偶,今年广东省“两会”上,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丁邦晗带了一台体外自动除颤器(AED)上会,呼吁全社会关注急救教育。去年丁邦晗委员的提案是建议在广东省中小学开设急救培训课,以提升院前急救公众参与率。
关于急救,有一个世界公认的概念“黄金4分钟”,指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在4分钟内得到心肺复苏救治,存活率可达50%,而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会下降7%至10%。据媒体报道,中国掌握并能运用心肺复苏术的人数不足总人口1%。很多人面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所能做的只是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在一旁干着急,白白错过了黄金抢救期。数据显示,心源性猝死在我国医院外的抢救成功率仅为1%,而在法国等心肺复苏开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国民的心肺复苏技能掌握率达到40%,心源性猝死的院外抢救成功率达10%至12%。两相比较,我国进行普及性、普惠性急救知识技能教育培训势在必行,加强这方面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地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专家学者也提出过与谢国群和丁邦晗的提案类似的建议。这些建议的主要价值,其实不限于呼吁加强中小学生急救教育,更在于通过突出“急救进课堂”的必要性、可行性,进一步促进、推动我国全民急救教育制度化、常态化。
长期以来,我国急救教育之所以普及不广泛,原因之一是全民急救意识尚需提高,急救教育缺少合适的切口和入手点;原因之二是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未能形成完整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发展机制。有鉴于此,加强中小学生急救教育,将急救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可以为启动全民急救教育提供一个合适的切口和入手点,也便于依托国家中小学教育体系,加大公共财政对急救教育的投入,初步形成急救教育工作机制和发展机制,为建立健全全民急救教育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急救进课堂”促推全民急救教育制度化、常态化,一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以澳大利亚为例,政府和民间形成了一个共识:让急救知识教育走入中小学校,帮助青少年提高自保自救能力,既能够激发家庭和社会对急救教育的重视,也能为提高全民急救能力储备人才。此外,政府通过资质认可或适当补贴等办法,凝聚社会团体的力量,吸引公众学习急救知识,在学校阶段没有接受相关培训的人,都可以通过社会化培训获得急救证书。
更“极端”的例子是美国,美国法律规定,所有公民在18岁前必须参加急救学习培训,并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技能。美国的急救成功率高达74%,显然与全民急救教育高度发达大有关系。比照发达国家的情况,中国的急救教育也亟需“从娃娃抓起”,通过“急救进课堂”迈出国民急救教育第一步,推动全民急救教育尽快起步并形成完备体系。构建制度化、常态化的全民急救教育体系,对我国急救教育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会,也对我国急救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医学院校、医疗机构要及时调整教学和人才培养计划,将培养“从事专业化、社会化并重的急救教育的专门人才”列为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重点,公共财政对医学院校、医疗机构这方面教学和人才培养要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相关资金要在各级审议通过的财政预算中予以明确保障。
在此基础上,公共财政还要加大对全民急救组织网络建设、全民急救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形成完备高效、保障有力的全民急救体系。无论是构建全民急救教育体系,还是全民急救组织网络建设和全民急救公共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从事专业化、社会化并重的急救教育的专门人才,需要大幅度提高急救教育培训的到达率和覆盖率,大幅提高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技能人员在全部人口中的占比,大幅提高心源性猝死的院外抢救成功率。
普通居民对正确使用AED、徒手心肺复苏、解除气道异物梗阻、止血包扎等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如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公民素养和文明素质的指标之一。构建制度化、常态化的全民急救教育体系任重道远,从“急救进课堂”开始尚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