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关于急救知识全民普及的相关思考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人民对生活的需求也相应提高,对卫生保健的关注度也愈发凸显。各种突发状况发生率显著增多,这威胁着人民的幸福生活,疾病的突发以及意外事故成为影响民众健康、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对全民进行科学有效的救助、尽可能地降低突发状况及意外伤害所造成的致残率、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比例,不仅是医护工作人员的责任,同时也是事发现场每位“亲历者”应当履行的义务。
1.急救知识与技能在全民范围内普及的重要性
结合许多医学数据证明,人的心脏在停止跳动的4min以内处置,50%的机会成功;在停止跳动的8min以内处置,10%的机会成功;在停止跳动的10min以内处置,1%的机会成功。所以“4min”被称为救命的“黄金时
间”。但是,通常情况下救护车从接到消息继而抵达现场平均时间在10min以上,错过了“黄金时间”。因此普及急救知识,对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助、降低疾病突发及意外伤害的不良后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急救医学全民普及现状浅析
我国的急救医学分为院前和院内急救。院前急救:地市级城市均有急救中心,院前急救以120的形式存在,由急救中心统一调配,急救范围小,配以医务人员、医疗急救车辆、设备及药品。农村交通不便、人口稀疏、医疗急救设备较差,同时人员不足、技术水平差等原因导致急救医学发展形式严峻。院内急救:二级以上医院均有急诊科,急救人员工资待遇差、工作累、风险大,政策倾斜不够,造成急救人员流失,“临时思想”严重。专业人员不能安心工作,抓紧一切机会离开急诊岗位,使得专业人员更加“贫血”。急诊医师多由内科医师承担,实际上就是急诊内科。急诊科根据依赖住院部医师程度大致分为:依赖型,支援型,自主型。医院管理者以及急救人员,都有临床为主,急诊为辅的观念,所以,想要提高急救医疗服务必须要培养一群训练有素、稳定合格的急救人员队伍,继而全民普及急救知识才有长期系统培训的可能。
3.当前我国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全民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人民对急救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互救意识有待提高。当身边的人突发疾病或者发生意外时,大家大多只会等着120的到来,在一旁围观,真正能够实施急救的人很少。他们认为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职责,和自己没有关系,同时觉得急救技能太难,更加害怕惹上麻烦,由于这种种原因,120急救车赶到现场时已经丢失了最佳抢救时机,所以相当一部分患者丢失了生的希望。
3.2缺乏完善的急救知识全民普及培训的体系。目前人民急救知识普及没有长期的培训机构。主要靠红十字等医疗机构进入校园、走入社区培训急救常识与技能,没有演练急救的机会。此外,目前大多数培训机构属于公益性质,不具备利润的商业活动难以得到企业的重视与支持。
3.3培训方式和内容需要持续更新。人民急救培训的内容是以心肺复苏和创伤的紧急处置为主,缺少涉及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性急救知识,内容比较单一片面。如果将急救知识作为一项普及性工作,就必须对公众有一定的吸引力,培训内容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4.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的建议
4.1加强宣传,提高互救意识,呼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必须加强宣传力度,广泛持久。利用电视、网络、微信、抖音等多媒体广为宣传,在社区、学校以及公共场所发放自救互救常识手册并开展宣传活动,让人民了解疾病的突发以及意外事故的后果对家庭来说有多可怕,急救知识可以减少这些不幸的发生,提高人民对急救知识的渴望,把它的益处放大,让每个人了解、清楚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更多的专业人员加入培训,让更多的群众乐意接受培训。结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道德观,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使群众主动救助成为主流。培训机构在履行全面普及急救知识职责的同时,帮有关部门搜集立法依据,呼吁有关单位早日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急救进行道德层面和法律层面的双重制约,尽可能地保护施救者。
4.2建立健全急救知识培训体系。建立专业的急救知识培训体系必须由政府牵头,成立培训机构或者急救中心兼任,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使急救普及培训工作进入良性循环。首先培养一支经过专业训练、同时持有教师资格的急救培训教师,由这些教师负责培训,同时教师实时更新急救知识及技能,定期接受再培训。
4.3加强培训的多元化,抓住教育红利。人民的接受能力千差万别,在
培训时应分类,在医疗安全范围内,培训简单化,因材施教。对复杂的操作,选择简单有效的培训,使普通群众易接受、理解、记忆,使培训过的群众能够学以致用。也可以采用视频、动画等直观方式讲解急救知识和技能,再现场演练,最终考核,从而使培训效果符合预期目标。高校学生即将踏入社会,是普及急救知识接受能力最佳的社会群体,教育成本低且效果好。普及急救知识的培训,培训机构要把握好高校学生这个群体,呼吁高校将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列入必修科目。高校可以作为我国急救知识及技能全面普及培训的切入点。
总之,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要靠全民参与以及支持,只有开展全民性质的运动,才能获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工作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