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仿真模拟人在急诊科进修生心肺复苏术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心肺复苏术是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急救技术,及时、准确地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是提高心跳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的前提。对处在急救工作第一线的急诊科进修生而言,准确掌握心肺复苏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急诊科进修生迅速、准确掌握心肺复苏术是急救技术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木研究利用仿真模拟人对急诊科进修生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技能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受训学员
2008-2009年期间在急诊科进修学习的26名进修生,其中进修医生14名,进修护士12名。
1.2培训及考核
采用的仿真模拟人系统为我院教务处所拥有的Sim4000模拟人及Simman软件。心肺复苏术的培训及考核共8学时,包括摸底考核2学时:在进修生预先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术相关知识理论考核,然后利用仿真模拟人进行心肺苏术的操作技能考核,以了解进修生在心肺复苏术培训前对其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理论知识讲座1学时:根据《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急诊医学》教材,制作心肺复苏教学课件,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模拟人操作演练3学时:利用仿真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演练,并安排进修生反复训练,直到熟练操作为止;理论知识考核及操作技能考核2学时:编制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对授课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并通过仿真模拟人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技能考核。
2结果
利用仿真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术培训后,授课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得到明显提高,培训前后成绩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如表1所示。    
心肺复苏术培训前的操作技能考核错误次数为32次,在利用仿真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术培训后的操作技能考核错误次数为7次其错误率下降78.13%具体如表2所示。
3讨论
时间就是生命,迅速、有效地实施心肺复苏术是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的关键。特此,对作为院前院内急救工作一线人员的急诊科进修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其必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然而,心肺复苏术培训前的理论知识考核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我们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培训措施,以提高急诊科进修生的心肺复苏术技能水平。
本研究表明,利用仿真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术培训后,其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得到显著提高,其培训前后成绩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肺复苏术培训前的操作技能考核错误次数为32次,在利用仿真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术培训后的操作技能考核错误次数为7次,其错误率下降78.13%。充分说明采用仿真模拟人的模拟教学手段能显著提高急诊科进修生的心肺复苏术技能水平、有研究表明,模拟医学教育方法同传统的医学教育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培训效果,现己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利用仿真模拟人和相应的模拟软件能制造出与现场急救高度相似的场景,且心肺复苏术操作过程与临床实际工作极其相似,并可进行心肺复苏术操作的效果评估。采用仿真模拟人的模拟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优点:(1)模拟场景的可重复性及可调节性。可模拟相同条件的心肺复苏场景,供受培训人员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为止,也可模拟不同条件的心肺复苏场景,供受培训人员练习。(2)无医疗风险。利用仿真模拟人进行操作,不怕学员们出错,不用担心医疗风险的问题,(3)可存储和回顾。可利用存储的资料信息回顾自己的操作过程,及时发现错误和不足,并纠正。同时,采用仿真模拟人的模拟教学手段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模拟教学依赖于设计者的临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可能模拟全部的临床过程;模拟教学不能模拟心肺复苏术操作现场紧张的工作环境;不利于培养受培训人员的爱伤观念等。
    总之,利用仿真模拟人的模拟教学手段能显著提高急诊科进修生的心肺复苏术技能水平,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