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心肺复苏90例临床分析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的现象。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若未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则患者会出现快速的不可逆脑死亡,且该病的致死率极高,由此可见,心脏骤停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临床上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常采用心肺复苏抢救,但心肺复苏抢救的成功率与多种因素相关,所以对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分析,观察心肺复苏成功率、心肺复苏成功与开始复苏时间、复苏地点及通气方式的关系。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41例,患者年龄范围29-76岁,平均年龄为(59.4±6.9)岁。90例心脏骤停患者的发病原因为:心肌梗死24例,重度心功能不全10例,严重心律失常19例,脑出血16例,脑梗死9例,肺梗死6例,中毒6例。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采取持续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并给与患者人工呼吸抢救,其中49例采用气管插管通气,41例采用球囊面罩通气,采用心电监护仪对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测,电除颤,并给患者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等复苏药物,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90例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观察开始复苏时间、复苏地点、通气方式与心肺复苏成功的关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90例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
90例患者经心肺复苏后,有26例心肺复苏成功,64例心肺复苏失败死亡,心肺复苏成功率为28.9%。
2.2开始复苏时间、复苏地点、通气方式与心肺复苏成功的关系
开始复苏时间≤5 min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56.4%,开始复苏时间>5min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7.8%:院内复苏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35.4%,院外复苏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12.0%;采用气管插管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28.6%,采用球囊通气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29.3%。开始复苏时间≤5min、院内复苏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肺复苏成功率与通气方式无明显关系。具体结果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上,心脏骤停是一种常见的危急重症,多种因素可引起心脏骤停,如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重度心功能不全、中毒等。心脏骤停的危害性巨大,若抢救不力,则会导致患者会失去生命。正是由于心脏骤停对患者的巨大危害,心脏骤停成为了急诊医学面临的难题,也是急诊科最常见最紧急的危险状态之一,目前,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患者的唯一方法。然而,目前心肺复苏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成功率并不高,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心脏骤停的抢救受到了社会及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心脏骤停至开始复苏的时间与心肺复苏成功与否密切相关。国内外研究表明:心脏停止跳动后,4-6 min后脑细胞会发生不可逆性损害,此时间内是大脑皮层耐受完全缺血_、缺氧的最大时限,所以心跳停止后的4-6 min内使进行心肺复苏的黄金时期,若超过6 min,则难以恢复患者的意识及呼吸。笔者研究显示开始复苏时间≤5 min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56.4%,开始复苏时间>5min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7.8%,开始复苏时间≤5min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较高,这与国内外研究报道一致。心脏骤停至复苏地点与心肺复苏成功与否密切相关。这是由于在医院内,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医护人员可立即发现并采取及时抢救,而在医院外,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不会被立即发现,而且患者的抢救最佳时期,往往被消耗于送往医院的途中。本研究显示,院内进行复苏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35.4%,较院外行心肺复苏成功率12.0%明显升高。
    笔者通过对心肺复苏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后发现,90例患者仅有26例为心肺复苏成功,心肺复苏成功率为28.9%;心肺复苏成功率与通气方式无明显关系,而开始复苏时间≤5min、院内复苏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 ),这说明早期及时地进行心肺复苏、院内心肺复苏能明显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