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35例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观察

      心脏骤停是急诊科最常见危急症状之一,心肺复苏是惟一有效的挽救患者生命的急救措施。我国心肺复苏抢救猝死患者的成功率一般是1%-8%。本研究通过对深圳市宝安区龙华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资料进行分析和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急诊外科救治的心脏骤停患者35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17-37例,心脏骤停原因:急性中毒20例,窒息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例,颅脑外伤1例,低血钾7例。所有患者心脏骤停患者的诊断标准:意识突然消失,呼吸和动脉停止,心电图显示心室停顿或电-机械分离。所有患者家属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心肺复苏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心脏骤停原因经统计学分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心肺复苏方法
      所有患者的心肺复苏方法均按照《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中的要求严格执行。对照组: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胸外心脏以100次/mm,深度45mm左右,进行1:1的按压和放松,以15:2比例口对口人工呼吸,中间每按压15次,停顿15-20s。观察组采用面罩一气囊通气法:以100次/mm,深度45mm左右,进行1:1的按压和放松,以面罩-气囊通气进行呼吸支持,和心脏按压同时进行。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患者复苏开始后10, 20, 30min时的收缩压(SBP)。
1.3.1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24h角膜反射阳性率、疼痛躲避反应阳性率、运动反应阳性率及24h存活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10, 20, 30min时的收缩压(SBP)比较   见表1。
2.2两组自主循环恢复率、24h角膜反射阳性率、疼痛躲避反应阳性率、运动反应阳性率及24h存活率的比较,见表2。
3讨论
      心脏骤停往往由于不同因素造成患者发病,可能是家中、街上、办公室及其他环境,抢救患者生命的“救命黄金时间”可能仅有几分钟、十几分钟,在短暂的时间内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对于重建自主循环,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心肺复苏是一种通过有规律的心脏按压联合持续的通气,保证足够的氧合,使二氧化碳充分排出体外。采用面罩-气囊通气法始终进行不间断的心脏按压,可以使胸腔的容积扩大,产生胸内负压,造成舒张期右心和腔静脉压力降低,回心血量增加。由于有规律的心脏按压,可以使心室的舒缩和舒张逐步恢复规律性,增加了心脏搏出速度和搏出量。观察组10、20min心脏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心脏不间断的按压效果较好,但是30min如无明显自主循环恢复征象患者,其往往出现脑死亡,故两组收缩压均降低。另外当应用球囊面罩装置,复苏者应该通过球囊提供足够的潮气量使得胸廓扩张超过1s,但是人工呼吸由于抢救者心理卫生原因对于口对口人工呼吸效率不佳,同时人工呼吸时往往需要不同程度的间断心脏按压,交替进行,对于心脏按压效果不如观察组。另外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率、24h角膜反射阳性率、疼痛躲避反应阳性率、运动反应阳性率及24h存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提示观察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面罩-气囊通气法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复苏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