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心肺复苏的正确选择及灵活应用

        畅通呼吸道(airway A)、人工辅助呼吸(breathy B)、循环维持(circulation C)、早期电除颤或早期用药(defibrillation or drug D)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主要措施。正确选择和灵活应用心肺复苏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国内外医务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试验,综述如下。

        以维持循环(C)主的心肺复苏:其理论依据是:患者心跳骤停的早期,胸外按压时的心排血量只有正常的25%,降低了维持通气灌流比例所需的通气量,胸外按压使胸廓起伏的自动通气,即可维持接近的每分钟通气量,加之血液中含有部分氧,只要及时而正确的胸外按压建立循环,暂可维持大脑和重要器官的氧供,并非一定需要正压通气。加之一些患者心跳骤停后呼吸不会立即停止,尚存在呼吸频率降低、深大或表浅、节律紊乱的濒死呼吸。这种呼吸可导致气管内压力较大变化和声门的快速开启,其张力的变化足以维持呼吸道的通畅,对肺的通、换气仍有一定的代偿作用。胸外心脏按压被认为是抢救者最早、最直接、而且是在某些情况下惟一可采取的、为进一步的心肺复苏赢得宝贵时机的可行性复苏措施。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反复强调了快速、用力胸外按压的作用,并将按压与人工呼吸比改为30:20。CAB程序正逐步被人们接受。

        及早电除颤(D)为主的心肺复苏:临床实践证实:危重病和意外伤害导致病人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室颤。及早实施电除颤是治疗室颤型心跳骤停的决定性手段,应放在抢救的第一位,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替代。而除颤成功的时机转眼即逝,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下降7%-10%,如在1分钟内除颤,复苏成功率>90%,3分钟除颤的成功率为45%,而10分钟除颤则几乎难以奏效。

        A、B为主的心肺复苏:畅通气道是心肺复苏最基础、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抢救措施,是保证人体基本血氧分压以及脑等重要器官必要氧供给的重要方法。徒手复苏时A是第一位的。对呼吸道异物和梗阻等原发性的阻塞,A更是首选的措施。在儿科复苏中,复苏失败的原因通常是通气失败,患儿死亡时虽有心律失常的发生,但最早出现的表现是通气障碍和呼吸功能衰竭。所以,应该首先关注患儿的气道和呼吸情况,而不是除颤和抗心律失常。

       各种救治措施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如何合理、科学、不失时机地处理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关系,做到正确选择及灵活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可将A、B、C、D视为救治心跳呼吸骤停的四种不同的相互联系的措施,按照患者临床表现、发病时间、原发病、抢救条件和抢救水平的不同正确灵活而不失时机的选择A、B、C、D中的1种或数种不同的排列顺序中的最佳心肺复苏程序,及时而准确的实施,并随着病情的变化,及时的调整,从而提高患者的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