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ECS模拟人在急诊科护士心肺复苏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心脏骤停是急诊科经常遇到的情况最为紧急的突发事件,需要医务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准确、熟练的综合应用各项急救技能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大批新毕业护士进入医院,急诊科毕业五年以内护士的比例也成倍增长,临床带教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使得新护士培训周期、角色转换过程延长,因此,传统带教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为了使新毕业护士尽快掌握相关知识和急救技能,缩短急诊护理岗位适应期,2009年12月,我科尝试将ECS模拟人应用于急诊科新毕业护士心肺复苏规范化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9年12月在急诊科轮转的本科毕业2年、专科毕业3年、中专毕业6年以内护士41人(其中本科毕业7人,大专毕业28人,中专毕业6人),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由一名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和20名学员组成,对照组由另一名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和21名组员组成,两组成员在年龄、学历、工作经验等方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
1.2材料   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实验中心购置的美国EMTI公司研制的智能型高级综合模拟人ECS(emergency care simulator)。
 
1.3方法
1.3.1传统培训方法
         (1)以讲座的形式由带教老师讲解2005心肺复苏指南,阐述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使用、复苏药物应用等相关理论知识;(2)分解、示范徒手心肺复苏、除颤、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操作步骤;(3)组织学员观看自制的操作视频录像;(4)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学员逐个进行单项技能训练;(5)两周后进行理论和单项技能考核。
 
1.3.2  ECS培训方法  
        将20名学员分成5组,每组4人,在传统培训的基础上采用ECS模拟人实施心肺复苏程序化培训:(1)-(3)同对照组,(4)设置技能组合:包括心脏按压、除颤、球囊而罩给氧、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使用、复苏药物的应用等;(5)编写心肺复苏程序软件;(6)模拟抢救现场:抢救车固定放置于患者床尾、除颤监护仪放置于患者右侧,气管插管用物、呼吸机等放置患者左侧;抢救人员定岗定位:指挥护士A下达医嘱,配合心脏按压,位置在患者右前;呼吸护士B,实施球囊而罩通气、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等,位于患者头侧;循环护士C负责心脏按压、心电监护和除颤,位于患者右侧;给药护士D负责开放静脉通道、应用复苏药物、抢救记录,位于患者左侧;(7)带教老师讲解、示范4人配合抢救要点;(8)组员交换四种不同角色、交替训练;2周后考核同对照组。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简明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知识和技能比较用t检验,综合能力比较用X2检验。
1.5评价指标   根据2005心肺复苏指南和周秀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急危重症护理学》自行设计相关理论知识问卷,题型为选择题,满分100分。技能考核采用本院急救技能考核评定标准,满分100分。用自制问卷了解学员综合能力培训情况,内容包括提高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心理素质、应急能力、护理程序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项目,回答“是”表示能力有提高,回答“否”表示无变化。
 
2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理论知识培训后均有提高,两组增加幅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两组培训前后技能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见表1。
       实验组在综合能力方而提升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 < 0.05 ),见表2。
3讨论
        ECS智能型高级综合模拟人可以模拟各种患者的生理及病例学特征,对训练者实施的各项操作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并在相关的监护设备中显示出来,实现临床真实场景下的抢救治疗。目前多见用于医学生的教学实践报道,而应用于临床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尚未见报道。我科尝试将ECS模拟人应用于新护士心肺复苏规范化培训,取得理想的效果。
3.1 
        ECS培训有助于提高急诊护士心理素质,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心肺复苏是急诊科遇到的最为紧急的情况之一,要求抢救者具备沉稳的心理素质和快速反应能力。而30%以上新毕业护士存在着对专科技术、应急技能的掌握自信心不足等特点。随着社会法制健全,患者家属维权意识增强,年轻护士特别是未注册护士通过实战获取知识、积累经验的机会大大减少,传统培训方法只能机械的训练技能操作,缺乏真实场景的体验,ECS模拟人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ECS模拟人可以高仿真模拟人体心脏骤停过程中的病理生理特征,对各种抢救治疗措施作出相应的生理反应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通过模拟急诊抢救现场,学员如同身临其境,随着模拟病情的瞬息变化,充分感受抢救现场的氛围。ECS的可重复性的操作训练使85%一90%学员心理素质、应急能力得到了提高。
 
3.2
        ECS培训有助于理论知识向临床实际的转化传统的培训方式着重的是“学”和“练”,缺少“学以致用”的机会和理念,导致培训的结果是“一学就会,一考就忘”,而新毕业护士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又严重不足。ECS培训则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应用,根据心肺复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设计的ECS程序软件,训练学员对的病情观察与判断、抢救措施的选择与落实、抢救效果的评价和改进等辨证思维能力,将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运用到抢救中,培养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并促进了所学知识向临床实践的转化,结果显示实验组理论成绩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
3.3
        ECS培训有助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心肺复苏是一项集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电击除颤、脑复苏等多项急救技能的综合应用,临床上往往由3-5人组成的抢救小组实施抢救。ECS培训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成员不仅掌握自己的岗位职责,还要知晓其他组员的岗位职责,组员之间强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既减少重复,又避免遗漏,缩短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效率。95%的学员认为ECS小组培训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团队的协作能力,提高年轻护士整体实战能力,更加贴近临床实际的需要。
4小结
        护士规范化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要求,急诊科新毕业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本研究将ECS高仿真模拟人引入年轻护士规范化培训,与传统培训方法相结合,应用于心肺复苏这一类不可能在患者身上实践的“救命”技能的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ECS模拟人价格昂贵,环境条件要求高,程序软件的编写亦需要大量的精力、时间,目前还不能普遍应用于临床。本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与传统方法比较在技能的培训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笔者认为技能的提高需要被训练者按照规范的操作要领勤学苦练才能实现,如何发挥ECS在技能培训方而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