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肺复苏后溶栓治疗初步探讨

溶栓治疗早已被公认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最为有效治疗措施之一,但因溶栓本身有增加出血的危险性,故急性心梗心肺复苏后(包括气管插管术后),通常被列为静脉溶栓治疗禁忌证。笔者通过观察心肌梗塞心肺复苏后而无其它严重副损伤的病人接受溶栓的再通率、并发症、痊愈率等指标,探讨该项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1资料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1995年1月-1998年8月间的心肺复苏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6例,其中男15例,女1例,年龄56 -73岁,平均66岁,广泛前壁10例,下壁加正后壁3例,广泛前壁加下壁2例,下壁1例。溶栓入选的其它条件参照全国链激酶溶栓多中心临床试验协作方案。

1.2复苏方法  主要为持续胸外按压及非同步电除颤,以辅必要药物治疗,复苏持续时间为5 - 20min,电除颤次数1 -7次,每次能量200 - 300瓦秒,6例行气管插管,临床判断无按压部出血,胸骨及肋骨骨折、血气胸、心包填塞等复苏并发症。

1.3溶栓方法  均用天普洛欣尿激酶,150 -200万U尿激酶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30min滴完。

1.4溶栓再通标准  ①输注溶栓剂2h内,ST段回降≥50%;②CK-MB峰值提前到发病的14h内和(或)CK峰值提前到发病的16h内;③开始输注溶栓剂的2h之内胸痛迅速减轻或完全缓解;④输注溶栓剂后2h内,出现灌注心律失常。以上4条中具备2条判断为临床再通。其中③④两条组合不能判定。2结果

2.1临床再通  16例患者发病距溶栓时间1 -8h,心肺复苏时间5 -20min,复苏后1 -3h,用尿激酶迅速静脉溶栓,结果根据临床判断均为再通。

2.2溶栓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3例,其中2例气管插管术,肉眼血尿2例。经停用肝素及肠溶阿斯匹林以及用保护胃粘膜等治疗后出血停止,均无需输血。并在住院期间查头颅CT无颅内出血。

2.3室颤复发及康复出院  16例患者在复苏溶栓后再次室颤2例,其中1例因溶栓后7次室颤,最后心源性休克死亡。15例患者均于发病3 -4周左右康复出院。

3讨论

    心肺复苏(包括气管插管术)后的急性心梗在我国1991年公布的急性心梗溶栓疗法参考方案中,也列为绝对禁忌证。我们谨慎地选择16例急性心梗心肺复苏后而无严重副损伤的病例,于复苏成功后迅速行静脉溶栓治疗,16例均能达临床再通。说明溶栓治疗有效。

    溶栓再通16例患者,3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黑便),其中2例复苏时行气管插管术,1例肉眼血尿。此结果与国内外学者所报道结果一致,说明该项治疗是安全的。其出血原因可能为:①尿激酶的溶解血栓及抗凝作用。②心肺复苏时的应激性反应,使胃酸分泌增加,甚至应激性溃疡。③原有溃疡病的复发。因此提示我们在心肺复苏后需溶栓的病人可常规给提示我们在心肺复苏后需溶栓的病人可常规给予制酸药物,以防}卜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本组1例因溶栓成功后再次室颤,心源性休克死亡。因此,我们溶栓成功后加强心电监护,提高医护人员业务素质的水平。尽量降低心肺复苏后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后室颤复发率。

    过去常因心肺复苏后急性心肌梗塞作为溶栓禁忌证,将短时间的心外按压后和电除颤的病人拒之于溶栓治疗的大门之外,这无疑会使溶栓治疗的获益人群大大缩小,当然随着介入疗法的发展,许多溶栓禁忌的病人可能通过PTCA实现梗塞相关血管的开通,但这些设备技术要求很高,治疗费用昂贵,在我们基层医院不应轻易放弃溶栓治疗。

    随着监护、除颤设备的完善,复苏水平的提高,溶栓经验的积累,谨慎地拓宽溶栓适应证,使更多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无严重创伤的心肺复苏后能迅速接受溶栓治疗。从本组临床观察和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看是安全有效的,但由于病例数少,有待于日后临床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