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主动按压一减压与大剂量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1992-1998年我站院前急救病人10528例次,其中急救各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751例,我们分别采用徒手胸外心脏按压术和主动按压一减压心肺复苏术(ACD-CPR)、大剂量肾上腺素应用于心肺复苏术(CPR),效果较好。

1临床资料

1. 1一般资料

751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76例,男237例,女139例,平均年龄(34士20. 3)岁。基础病因中心血管疾病231例,脑血管病115例,电击19例,自缢4例,中毒7例。呼救到抢救间期:<4 min 207例、6-10 min 99例、11-15 min 54例、16-20 min 16例。B组375例,男214例,女161例,平均年龄(38±21. 7)岁。基础病因中心血管疾病254例,脑血管病89例,电击14例,溺水11例,创伤7例,呼救到抢救间期:<4 min 234例,6-10 min85例,11-15 min 43例,16-20 min 13例。

1. 2方法

    (1)所有患者均给予电击除颤(HP 43120A型除颤器),电击能量200-360 J。除颤不成功者,在除颤间期应用利多卡因100 ~ 200 mg静注。气管插管、呼吸机机械通气、吸氧、吸取呼吸道分泌物,静脉输液给予尼可刹米、洛贝林、回苏林、纳洛酮,5%碳酸氢钠100 ~ 200 ml、速尿等心肺复苏措施。

    (2 ) A组患者肾上腺素静脉注射用量0. 5-1mg/次,重复使用间期为5 min,直至复苏成功或失败。B组肾上腺素静脉注射用量2~5mg/次,重复使用间期3 ~ 6 min,至自主循环功能恢复或复苏失败。

C3)人工辅助循环:A组,常规徒手胸外心脏按压术,平均按压速率70次/min左右。B组,采用带有真空泵的主动加压-减压心肺复苏术,平均按压速率100次/min左右。

1. 3自主循环功能恢复标准

停止按压后能恢复自主心跳、呼吸,维持有效血压,无恶性心律失常维持15min以上。

2结果

A组共复苏376位患者,自主循环功能恢复4例(成功率1.06%),复苏成功的患者心脏停跳至心跳恢复间期为27 ~ 61 min,其中心血管疾病3例,电击1例。B组共复苏375位患者,自主循环功能恢复14例(成功率3.73%),复苏成功的患者心脏停跳至心跳恢复间期为15 ~ 93 min,其中心血管疾病11例,溺水2例,中毒1例。B组自主循环功能恢复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P<0.05)

3讨论

3. 1现场立即实施CPR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复苏成功的18例患者均有第一目击者在场,其中立即实施心脏按压的有2例,实施心肺复苏术的有16例。Robinson等人指出,复苏成功病例的64%是在心跳、呼吸骤停后4 min之内进行按压的,6%超过4min的已留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合并症。要提高院前CPR的成功率,必须做到:(1)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建立合理分布的急救分站、急救点,缩短急救半径;(2)大力普及CPR知识,让更多的人学会CPR。若现场第一目击者能够实施CPR,将会极大地提高CPR的成功率。

3. 2第一目击者单纯实施心脏按压对复苏成功的帮助

传统CPR框架为ABC顺序,即A ( airway,呼吸道畅通)、B (breath,人工呼吸)、C (cardica compression,心脏按压)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抢救心脏骤停时通用的方法。CPR的目的是使脑得到保护和心脏泵血功能得以恢复,心脏骤停后,如果立即开始心脏按压,此时心脏仍有氧合的血,即使有心室颤动存在也可在几秒内恢复正常,且心脏按压及其后的胸廓回弹将有助于肺通气。1983年,Meursing等在犬心跳骤停5 min后开始CPR,且在开始的2 min内仅作心脏按压不予通气,他们发现在30 s内动脉PO2的下降及PCO2的升高并没有实际的意义,虽然按压45 s后PO2降低,但仍高达6. 97 kPa,故他们认为在心跳骤停的早期,单纯的心脏按压是足以维持机体基本的通气要求,并建议将传统的ABC顺序改为CAB顺序。1994年,Chandra等在犬心跳骤停4min后,用CAB顺序的CPR方法,观察到心脏按压4min后,动脉血氧饱和度仍高于90%,平均每分钟通气量为(5. 2±1. 1) L/min,显示心跳骤停后,即使不通气,由于十分及时的心脏按压,氧气仍可通过弥散作用进入血液,并使后者保持满意的氧合状态。传统的ABC顺序因其实际操作时需熟练的技术,故缺乏经验的人进行人工呼吸时会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尤其在徒手CPR时,大多数人害怕感染,使这种方法难以实施,相对而言,心脏按压简单易行,易被大众接受,且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效果,并为在仓促间难以实施的机械通气作好了前期准备。

3. 3   ACD-CPR在心肺复苏成功中的作用

ACD-CPR是应用一种特制的器具,前面有一柔软的硅橡胶真空杯,连接圆盘形手柄,操作者用其可按常规CPR的方式进行操作。ACD-CPR系在每一次按压后增加一主动“提举”,以扩张患者胸廓,此种“提举”减压可增加静脉回流而使心脏充盈。近年有文献报道, ACD-CPR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明显较标准CPR为好,这一初期复苏效果也明显优于标准CPR。

3. 4早期除颤是院前复苏成功的主要手段

发达国家急救除颤使患者现场复苏成功率达42%-'61%,院前心脏骤停1 min内给予电击除颤病人,长期存活率可达90%,若1 min内实施CPR其长期存活率达40%-60%。心脏电复律已和人工呼吸、体外心脏按压一起构成现代心肺复苏术的3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技术。电击除颤在CPR中的重要性基于以下理由:心室颤动是心搏骤停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占90%以上),电击除颤是CPR最有效的手段,电击除颤每延误1 min,其成功率下降7%-10%,心室颤动如不及时去除,将很快转为心电静止(直线)。

3. 5大剂量肾上腺素能显著提高复苏的成功率

    肾上腺素一直作为CPR的首选药物,常规用量每次为0. 02 mg/kg。1988年,Koscove等在对2例患者行CPR时,在应用常规剂量肾上腺素失败后改用了大剂量肾上腺素而使心肺复苏成功。大剂量肾上腺素(2 ~ 5 mg/次,每3-6 min重复静注1次,至自主循环功能恢复)能显著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的成功率。由此可见,在CPR时,大剂量肾上腺素的应用,对CPR成功有着重要意义。大剂量肾上腺素作用于机体的主要副作用有:(1)导致恶性心律失常;(2)使外周血管收缩致外周循环衰竭。这些副作用的诱因是酸中毒;如果我们在复苏过程中尽早、尽快地纠正酸中毒,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这些副作用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