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日本对学生防灾意识的培养

2011年3月11日里氏9级的强震和伴随发生的海啸给日本造成有历史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破坏。作为“3.11”日本大地震的亲历者,我对日本人承受灾难的高强度心理素质和震后井有序的疏散,不得不敬佩之至。

日本民族的意志力量建筑了永不坍塌的“精神大厦”,也建筑了他们的“物质大厦”。日本坚固的房屋说明他们的危机意志渗透在“一砖一瓦”之中。这次地震中,人们普遍为日本的建筑及民众表现的淡定所折服。

正因为日本人具有面对灾难的巨大意志力量和强烈的危机感,当大地震和海啸到来时,日本人才没有混乱,没有惊慌,保持了稳定的社会秩序。当手机没有信号,电车不能运行时,没有躁动,多少市民步行几小时回家。日本人在如此强烈的地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淡定,让许多人觉得日本人很有素质,日本民族是个有前途的民族。

日本人都必须要定期的开展或参加防灾训练,我在日本留学期间曾经参加过一次针对外国人的防灾训练课,深受震撼。

在这个防灾训练课上,根据各种可能遇到的自然或人为灾害,分成了许多具体的训练项目,在地震防灾教室里,有专门的地震模拟平台。平台做成正常家庭的样子,在简单的教学之后,四个人为一组在平台上感受各种不同级别的地震的晃动及带来的感受,感觉到地震开始晃动时大喊“地震了”,打开房门躲到桌子下面,等地震一停止的时候,关掉总电源和煤气的阀门,再跑到屋外安全避难场所。

在防火灾的教室里,让每个人去模拟火灾烟雾中的逃生以及使用灭火器的步骤。在急救教室里,遇到休克的人之后心肺复苏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和AED的使用方法。像这样每一项让我们亲自试验和感受,把理论转到了实际应用上,在真正遇到灾害时就不会在慌乱。

日本人认为精神比物质更重要,作为岛国民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要有难以想象的事发危机意识,这成为日本人自卑和谦卑意识的生存土壤。2009年12月23日,孔子的第75代直系子孙中日关系评论家孔健在博客上以日本人为什么有特别的危机感和劣等感发表了<日本人为何时刻充满危机感和自卑意识>。

日本是地震多发的岛国,日本人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中生存,所以产生了日本人特有的国民性,视野狭窄,忍耐力强,坚韧又有很强的适应力,日本每一个人的危机意识都非常高,一般的家都常备着防灾物资,所有的建筑物都设置“非常口”,日本人的头脑中经常有着“万一”的准备。

但是,这样的每一天使日本人产生了特别的自卑意识。“日本沉没”这部巨片反映的正是日本人心态中最常见,也最脆弱的一面。“岛国将要沉没”。片中数位地质学家通过地壳学论证得出一致结论:由于地壳运动,日本岛国将面临一年内全部沉入海底的危机。而日本以外全部沉没。则成这一结论反转,变为除日本以外所有国家都相继沉入海底,只剩下日本这一块地球上最后的陆地,全球难民集中在这个孤岛上,日本人优越感急升。在该片的描写中,日本首相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最高领袖,终日趾高气扬地对他国首脑吆五喝六,而外国代表和其他国民则纷纷齐唱“日本努力”;美元、欧元疯狂贬值;欧美文化黯然失色,英语失宠;黄头发、蓝眼睛也开始低下了高昂的头。这部影片显然将某些日本人的帝国心态推向了极致。这正是日本人从古至今始终摆脱不了危机意识所带来的“岛国谦卑情结”。与此同时,知道本国资源贫乏的日本人,在节省能源和回收物资上有着很高的热情。笔者在一个日本印刷工厂考察时,日本人为了省电在晚上用冰降温,而且许多工厂都与电厂签约,规定了每月用电量,违约罚款也相当惊人。电力公司来决定每个月的使用量,工厂对用电的分配做了很详细的计划,而且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坚持着对垃圾非常的细致处理。由于岛内资源匮乏,人人都有危机意识。

在一次民意调查中,结果发现东亚各国人对生活水平和未来最悲观的是日本人,最乐观的是中国人。事实上,中国生活水准远不如日本,未来的发展也属未知。这也间接表明了两国国民危机意识的程度。

日本人的危机意识,就已渗透到他们的血液里,并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去宣传环保概念、循环经济的好处。这应该看做危机感给日本人带来的正面效应,值得我们学习。日本人自古以来就被某种危机感所笼罩,这种危机感来自于对无情天灾的畏惧,对外来入侵的恐惧,对民族未来的忧虑。因而日本一直坚持危机教育,灾难意识渗入每个日本人的精神世界里,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长期与自然灾害抗争中,形成极强的民族意识和危机感,这使得日本能够持续保持&生于忧患’的状态,始终保持一种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时时刻刻处于警戒状态。这似乎正是日本的生存之道。

日本人终其一生改变不了的这种危机感已经融入到了日本文化里,融入到每个日本国民的精神里,正是它所凝聚的这一股巨大力量让日本在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中生存下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取得优势。